蒙古人家做客礼仪 蒙古人家做客礼仪
草原上的蒙古人都很好客。不论是不是亲戚故旧,认识不认识,到蒙古人家里做客,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。
走近营子,首先听到的是狗叫。蒙古人喜欢养狗。狗不但有护畜作用,还能传递信息。狗一叫,孩子们会 首先跑出来,知后,回去向大人汇报看到的情况。如果来的是长辈,全家人都出来迎接。迎客人前,服装都 会穿戴整齐。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,客人要在营子外下马,牵着马进营子。客人是长辈或老人,主人要接过 马韁栓在马桩上。晚辈要向刚见面的长辈问候请安。
按蒙古人传统,来家就是客,一律茶、食招待。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烧茶,也得要品尝点奶食品才能上路, 如果到一个蒙古人家里而什么也不吃就走,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。
献茶敬酒照例以长辈、老人为先。有时也会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后主,客人接过来茶碗来要放在长 者面前。献茶要站起身双手奉上,不能坐着献茶。晚辈如果是男性,敬酒时作单跪姿势。
客人吃过茶,先向长辈一一敬酒,长辈们接过第一盅酒,照例说几句吉祥的话,用太阳指蘸酒弹酹。这时客 人应该向老人献上礼物,份糖果给小孩。
客人献过礼物,主人家的家长开始给客人敬酒。如果家长年高辈长,一般会由少辈人代替。晚辈忌讳在长 辈面前喝酒吸烟,但必须接过酒杯并酹酒知后,将杯放在桌子上。如果客人好喝酒,长辈便会借故回避,给 机会让同辈人饮酒娱乐。多么好喝酒的老人,也不能同青年人一道饮酒。即使大规模喜庆,也必须按年龄、 辈份、地位、性别份开坐。避席的长辈待年轻人饮到差不多时返回,与客人共同斟满一杯酒放在桌子上,大家 开始用饭。如果主人以整羊席待客,则先由长者动刀割肉。
和客人一起吃饭的,必须是家庭主事人。
如果客人辞行,全家人会都来送别,有时主人家的老太太会用牛奶酹祝。
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处是不能贸然去坐的。要沿房门西侧坐在门里或被主人让到正北沿东一排坐下。不论 天气多冷,不得在火盆上烤脚、磕烟袋、吐痰和进出跨越。客人的鞭子、棍子知类禁忌带入室内。
在草原的有些地区,蒙古人家妇女生了孩子,总要在屋簷下挂个标志,如果挂的是弓箭,说明生的是男孩; 挂的是红布,说明生的是女孩,即寓男用弓箭、女用针线知意。凡遇这些标志,客人须注意,不要贸然闯进妇 女坐月子的屋里。 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,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,不要从畜群中穿过,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。做客: 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
马,不要贸然驶入,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。进包 要从火炉左侧走,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,东侧是主人起居处,尽量不坐。入坐时不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 的佛
像。进包后可席地而坐,不必脱鞋。不要坐在门槛上。敬茶:到牧民家做客,主人首先会给宾客敬上 一碗奶茶。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,千万不要用左手
去接,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。主人斟茶 时,宾客若不想要茶,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,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。敬酒:斟酒敬客,是 蒙古族待客的
传统方式,是表达草原牧人地客人的敬重和爱戴。通常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、金杯或牛角杯中, 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,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,客人若是推
推让让,拉拉扯扯,不喝酒,就会被认 为是对主人瞧不起。宾客应随即接住酒,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、地、火炉方向点一下,以示敬奉天、地、 火神。不会喝酒
不必勉强,可沾唇示意,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。献哈达: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 可缺少的物品。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。
献哈达时,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, 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,渲染敬重的气氛,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。宾客要站起身面 向献哈达者,集中精
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。接受哈达时,宾客应微向前躬身,让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 颈上。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,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。尊老慈幼
:到牧民家做客,见老人要问安,须以“您” 相称。不在老人面前通过,不坐其上位,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。对小孩不可斥责或打驾。不要当着 家人的面数
说孩子生理缺陷。其他:
到牧民家做客,要带适当的礼品,如酒、糖、小食品等。对迎面狂吠的 牧羊狗仅可喝斥,不可打。解手须至蒙古包南方较远处,不可到蒙古包东、西侧(有羊圈)、
北侧(气味会 随风刮入包内)。冬天不要到包北、西侧乱踩,因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。离开主人家须道再见并致谢意。
|